揭秘红军长征时期,无线电通讯如何保障毛泽东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admin 2024-10-17 16:16: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张文良


回望赤军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波涛壮阔的军事史,总结赤军老是以弱胜强,老是在存亡之际力挽狂澜,走向成功的缘故原由,一方面在于赤军官兵勇猛奋战,更紧张的在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间的贤明引导。而引导决议计划是必要精确无误的谍报和信息作参考的,无线电通讯无疑立下了汗马功绩。

揭秘红军长征时期,无线电通讯如何保障毛泽东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家电资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伯承指出:“没有通讯联结,就谈不上部队批示。”周恩来则形象地比方:“中间委员加电台,即是党中间。”毛泽东更是言必有中地指出:“我主要靠文武两条线批示革命奋斗,武的一条是经由过程电台批示接触,文的一条是经由过程新华社指示舆论。”党中间恰是寄托电台通信,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无线电通信固然在赤军成长早期并不成熟规范,却历经战火磨砺强大,成为长征成功的刚强保障。

一、长征前无线电暗码通信的创建

早在1928年后,跟着革命形势的深刻成长,赤军赓续扩展,革命依据地接踵创建以及与共产国际实时接洽的必要,党开辟了一门新的通信技术——暗码电报通信营业。这是我党通信联结手腕的一年夜提高,我党保密事情的一年夜突破。最初党中间(在上海)决议由周恩来卖力筹建党的暗码电报通信事情,并进修暗码体例办法和翻译技术。最早专学暗码翻译的有任弼时、邓颖超。进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有李强、张沈川、伍云甫、曾三、王子纲。1929年下半年,中间派李强乔装殷商到香港树立电台。1930年1月,党中间(在上海)与香港南边局之间第一次无线电暗码传递胜利。1931年3月,任弼时携带“豪密”(取自“伍豪”的名字,伍豪为周恩来假名)到苏区中间局。1931年9月16日,党中间(在上海)与苏区中间局完成了第一次无线电暗码通信。此次通信在上海是周恩来、邓颖超翻译,在苏区是任弼时翻译。


◆这是我戎衣备的第一部电台,现藏于中国人平易近革命军事博物馆。

其时革命依据地使用的电台,是缉获公民党的。我们本身还不会造,也不容易买到。1930年红3军团攻入长沙,曾缉获仇人9部电台,因为短缺报务职员,加上行军接触运输未便,便埋藏于长沙,未加应用。同岁尾,红一方面军在龙冈战役和东韶战役中,均缉获了仇人电台。因为我兵士对仇人痛恨,也不相识环境,把这些发报机、马达、充电池、蓄电瓶当作是公民党的象征,把它砸了个破碎摧毁。毛泽东和朱德知道此过后,立刻下达指导,凡是缉获的物品,不得破坏,一律上交,对被解放的电台专业人才,要赐与优待,量才使用。这个指导在赤军中实时获得贯彻。

1930岁尾,赤军第一次使用电台抄收消息和侦听公民党部队新闻。1931年1月,赤军树立了第一支无线电队。7月30日,中间军委(住兴国)和火线总司令部(住建宁)开端我军汗青上第一次无线电暗码传递。此后,赤军无线电队扩展为直属中间军委果无线电黉舍。


◆1931年11月7日,赤色中华通信社在江西瑞金叶坪初次播发消息的电台旧址。

苏区中间局使用电讯是在1931年9月起,为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年夜会,多次与上海的党中间传递联结。同年10月24日,党中间关照各地用无线电把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年夜会的每一新闻“最宽大的传布出去”。

有了暗码传递后,1931年下半年,在赤军成立了机要科。1932年苏区中间局机要科科长是邓颖超。

如许,中国共产党有了本身的无线电暗码批示体系。这是党和部队批示、联结手腕的一个飞跃,一个里程碑。

二、长征中中革军委果电讯保密事情

1933年,党中间从上海迁往苏区。因为其时主持中间事情的王明采取“左”倾冒险主义政策,排挤毛泽东对付赤军的正确引导,未能打倒公民党对苏区对赤军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赤军被迫进行长征。中间秘书处、文书科等都被撤销。因为行军作战中,党中间、中革军委与各处所、各军队主要靠无线电接洽和批示,因而保存并增强了机要科。机要科是其时独一的秘书事情部分,它的义务有二:一是译电报,二是抄电报。

在长征路上,中革军委(也是总司令部)的机要科科长是毛庭芳(1935年牺牲),除机要科外,中间引导同道和他们的秘书也保留文件或电报,也做秘书事情。毛泽东身边有一位机要秘书(其时叫顾问),为他保管电报、文件,抄录文稿,网络书报材料等。周恩来直接率领电台和机要科行为。


◆赤军长征中使用过的电台。

其时,军委机要科主要是译电。解决电报义务由一局(作战部分)固定顾问执行。他的责任是:1.校订偏差,玉成电文;2.指出某一电报抄录几份的意见。有时,周恩来同道还亲自用密本校订电码,玉成辞意(指译出的电报按辞意看来有差误,用暗码本从新校译,依据靠近的环境进行阐发、断定、验证,然后把辞意搞精确)。到后来,这两项事情才转由机要科进行。赤军达到陕北后,中革军委果机要科继续保存,与此同时,成立了中间机要科,最先由邓颖超任科长,后来多次换人。

跟着无线电暗码通信的普遍利用,对电报原稿的保密也有了新的要求:1.时限品级多利用“急”、“吃紧”、“火急”或“千万火急”这些字眼注解,一样平常性电报则不写上什么字样;2.电报直书某月某日,不消后来一段光阴风行的代字,左上角有文书部分填上去的公元年数;3.电报上偶有“请或人亲译”字样,阐明其时暗码译电中分外紧张的内容是指定译电员翻译的,这种做法一直连续到革命取得全国成功;4.偶然也注明浏览限定,如中革军委一个电报上注有“(此令下至师及梯队为止)”,可以说是如今文件浏览级限(例如“省军级”、“县团级”之类)的泉源。

三、无线电通信在长征中的紧张作用

长征动身时,中间赤军共携带了14部电台,中革军委果第2局、第3局和军委及总部其他机关,还有各军团都配备了电台,保证通讯联结和批示通顺。红2军团、红6军团和红四方面军长征也携带多部电台。

总的来说,赤军无线电通信在长征中施展了紧张作用:

(一)实时精确转达党的重年夜战略决议计划。

长征中,党中间和中革军委果重年夜战略决议计划险些都经由过程无线电通信实时精确转达到各军队。其时军委3局卖力通讯联结,代号是红星3科。3局的局长是王诤,是在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中被俘的公民党军无线电技术职员,后加入赤军,成为赤军第一个无线电年夜队的年夜队长和赤军通讯黉舍的校长,为我军无线电奇迹成长做出紧张进献,被誉为“赤军无线电开山祖师”。


◆(左起)王诤担任延安电讯工程专科黉舍校永劫与李克农、廖承志、杨尚昆合影。

遵义会议后,为了敏捷转达会议精力,军委3局无线电营的第1分队以“急电”方式把会议精力发往各地赤军。

长征途中,党中间从现实动身多次调整赤军战略转移的路线,并从全局动身对其他各支赤军从战略长进行指示。这些都经由过程无线电通信转达到各军队。如遵义会议后,党中间用电报实时向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传递了中间赤军预备北渡长江,进入四川的战略决议计划,指导他们从战略长进行共同。长征途中的党中间,还经由过程电报,指导正在湘鄂川黔苏区进行反“围剿”奋斗的红2、红6军团,要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冲破公民党军“围剿”,不克不及与仇人硬拼耗费。这些指导和敕令,对各地赤军的奋斗起了紧张的指示作用。

(二)高效地进行战略部署和作战批示。

长征中,党中间对付重年夜战斗的部署和批示都经由过程无线电电讯实现。四渡赤水时代,中革军委经由过程3局无线电营的第1、第6分队先后发出300多份作战敕令,使中间赤军可以或许实时依照军委部署,捉住战机,多次穿插于赤水河两岸,以高度的战略灵活性调动追敌,冲破了仇人的重重围堵。如许的事例许多,纷歧一列举。

为了确保军委对各军队批示,不间断行军中的无线电联结。赤军的无线电台在长征中常常采取接力行军的方式。如追随军委行为的3局无线电营第1、第6分队,一样平常是瓜代动身。第1分队动身后,第6分队原地保持事情;待第1分队达到目标地架设好电台后,第6分队再动身,有用保证了政令的通顺无误。

(三)增强联结沟通,指引行军偏向。

赤色电波在长征中对增强各路赤军之间联结也施展了紧张作用。各部之间相互沟通讯息,相互接应。中共中间率中间赤军长征后,经由过程无线电台与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坚持接洽,实时向他们传递战略转移的行为偏向,并向他们提供侦破获得的敌情,对这两支赤军的行为起了指示作用。中间赤军进入云贵川地域后,为解脱公民党军数十万年夜军的“追剿”处于高度灵活状况,无暇永劫间侦听敌台。红四方面军电台便实时将侦听到的敌情传递给中间赤军。为此,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在两军会师后,专门表彰了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道。有时刻,电台还起到指引军队行军路线的作用。红2、红6军团长征后,留下红18师担任管束仇人,保护主力转移的义务。当红18师完成义务后追赶主力时,由于短缺舆图和向导无法确认行为偏向。红6军团总部的电台天天向红18师发电报,传递沿途敌情,指导行军路线和宿营所在,使红18师终极遇上了年夜军队。

此外,赤军的无线电台在长征中还普遍收听海内外消息,为党中间正确阐发形势、科学进行决议计划提供服务;并向外界播发中国共产党和赤军的抗日主张及赤军长征成功的新闻,以推进全国的抗日救亡活动,鼓舞宽大人平易近的斗志。


(四)侦听破译敌情,保障作战成功。

在敌我军力严重悬殊的环境下,赤军经由过程无线电侦听获取敌情,对篡夺作战行为成功具有症结性作用。中间赤军长征中,经由过程无线电侦听破译,获取了仇人年夜量谍报,对篡夺战略转移成功起了紧张作用。其时,侦听破译事情主要由军委2局卖力,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长征动身时,军委2局编在第1野战纵队,代号是红星2科。其时,赤军一样平常是用一部电台固定跟踪监听仇人一两个军的无线电通讯。这种方式,可以或许实时相识仇人的作战部署和行为路线,使赤军有针对性地避强击弱,篡夺作战成功。

好比二渡赤水后,赤军提议遵义战斗,5天内歼灭公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年夜的成功,便是由于经由过程侦听破译,赤军捉住黔北敌军军力空虚的战机,集中相对上风的军力,给仇人狠狠的袭击。


◆盐水泡电池是赤军通讯兵办理电源不敷的一个发明性的好方法,这是赤军浸泡废电池用过的盐水罐。

还有一次产生在中间赤军南渡乌江时,是赤军长征途中最具症结意义的行为。四渡赤水后,中间赤军趁几十万公民党军被甩在黔北的有利之机长驱南下,预备度过乌江进逼贵阳,以进一步骤动敌军。1935年3月尾,赤军在切近亲近乌江之时,军委2局经由过程侦听得知,公民党“追剿”军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的主力也正向乌江边急进。假如仇人发现赤军预备南渡乌江而从后面进行堵击,则赤军将面对前有急流险川,后有追兵阻断的严重局势,有可能再次呈现湘江血战的危险场合排场。症结时候,军委2局局长曾希圣提出,应用我军掌握仇人的电报暗码和电文格局的有利前提,假借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的名义,给这两路公民党军发电报,让他们偏离如今的行军路线。毛泽东、周恩来等以为,蒋介石常常朝令夕改,越级批示,这个方法可以尝尝。于是,赤军以蒋介石的名义给周浑元和吴奇伟发电。两支敌军公然依照电报要求,偏离原有行军路线,赤军是以而顺遂南渡乌江。


在战场上,批示员正确的部署与决心起源于对敌情正确的断定。而正确的断定起源于需要和严密的谍报侦查。可以说,赤军在长征途中实时有用的谍报侦听和破译,对赤军以弱胜强,篡夺战略转移的成功施展了极其紧张的作用。毛泽东曾说,有了军委2局,我们在长征途中比如打着灯笼走夜路。叶剑英也曾说,兵临贵阳、威胁昆明时,赤军从贵阳、龙里间60公里的间隙穿过,“局外人看来很神奇,但我们十分清晰,很紧张的一条,是靠2局军工作报的精确实时。假如没有绝对靠得住的谍报,就不容易下这个决心。”

无线电通信不仅在中间苏区和长征中施展症结作用,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成为党中间和中间军委果一把利器,确保革命赓续取得一个个成功。无线电通信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屡建奇功,为中国革命做出弗成磨灭的进献。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撑:河北冀能状师事务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