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原能源网
一场纯电车火灾,令锂电平安问题再次升温。

中原能源网&中原储能("号hxcn3060)获悉,8月1日,一辆梅赛德斯奔跑EQE在韩国某地下泊车场动怒。年夜火整整燃烧了8个小时才被毁灭,造成140辆汽车受损,23人因吸入烟雾而住院。
EQE是奔跑在2022年8月推向市场的一款S级纯电汽车。据韩国领土交通部泄漏,产生火灾的奔跑车辆所搭载的恰是中国电池企业孚能科技(Farasis Energy,SH:688567)临盆的三元锂电池。
奔跑的EQ系列纯电车曾被"大众教主"大众黄仁勋点名夸赞。英伟达开创人兼CEO黄仁勋曾公开表现,出于平安等缘故原由已经将本身的座驾换成了奔跑纯电,而且津津乐道于纯电车拥有两颗"大众芯"大众——一是算力公众芯"大众,一是动力"大众芯公众。算力"大众芯公众来自英伟达,动力"大众芯公众则来自孚能科技。
而上述火灾的查询拜访成果注解,恰是事故车辆的动力电池部门呈现了故障。
受火灾影响,在韩国本土引发了要求汽车厂商扩展动力电池供给链透明度呼声。8月13日,韩国当局继续催促汽车制作商颁布电池品牌信息。同日,奔跑对外表露了16款在韩贩卖车型的动力电池信息,在其在售16款电动汽车中,13款采纳中国公司电池,此中5款车型电池全体来自孚能科技。
在电动车市场迅猛增加确当下,软包电池龙头孚能科技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将来锂电池平安隐患何解。
锂电龙头遭受危急
因事故而陷入舆论危急的孚能科技,与奔跑团体的互助由来已久。
早在孚能科技登录科创板前的2020年,奔跑团体(彼时公司名称照样"大众戴姆勒股份公司公众)就以9亿元战略入股了孚能科技,持有其3%的股份。截至今朝,奔跑仍持有孚能科技2.63%的股份。
而在海内一众锂电池厂商中,孚能科技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是独走三元软包路线,是海内软包龙头;二是外洋市场贩卖占比拟高。
电池封装根本分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圆柱和方形又属于硬壳封装。在海内,年夜多半锂电厂商均选择方形,少数选择圆柱,少少数选择软包,其整体的存在感不强,但孚能科技则是这少少数中的一员,其不仅是环球领先的软包动力及储能电池临盆商,也是海内首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
孚能科技对软包技术极为看重,其董事长王瑀曾公开表现,支持TWh期间年夜范围制作,软包电池将回归主流。
软包便是用铝塑膜等资料对电池进行封装,之以是被海内锂电厂商所歧视,主要在于其壳体强度较低,同时铝塑膜对电池的厚度有必定的限定,导致软包电池在体积能量密度方面表示相对一样平常。另外,在本钱上,软包也要高于硬壳。
但软包电池最年夜的一个长处便是其变形空间年夜,在热失控时电芯更容易泄压,在使用中热量散布也较为平均,以是业界广泛以为,其平安性也较好。
但上述火灾事故产生后,花费端及业界对付软包的平安性也呈现了恐慌情绪。
在2023年度环球动力电池份额排行榜上,孚能科技位列第十(下图)。这家三元锂龙头的市场主要在外洋,且外洋营业仍在快速增加之中。
2023年,孚能科技动力电池出口销量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宁德期间(SZ:300750)和比亚迪(SZ:002594);其外洋营业占比高达60.07%,毛利率为12.72%,而海内的毛利率却为-5.91%;本年1-5月,其外洋市场装机量继续增加,增幅高达138.5%。
孚能科技的主要客户包含奔跑、土耳其客户TOGG、广汽、春风、吉利等。
孚能科技在2023年方才拿下TOGG这一客户,而且在昔时,孚能科技的外洋投资损失了4.4亿元,便是来自TOGG。也便是说,奔跑已成为孚能科技当前最年夜的外洋客户。
这也足以阐明韩国火灾对这一对互助伙伴的杀伤力之年夜。将来其获取奔跑年夜范围订单的才能会否受影响,也增添了变数。
此外,公开材料显示,今朝奔跑已经放缓了电动化节拍,其在2023年年报中表现,公司正在从新调整电动汽车转型措施,预计到2030年市场贩卖的电动车型数目将削减一半。
这对当前过度依附奔跑和外洋市场的孚能科技来说,不是一个好新闻。
固态电池的机会
奔跑 EQE 电动汽车动怒事故产生后,激发了多方反响,韩国当局也敏捷做出反响,召开了紧迫会议切磋电动汽车及锂电池平安问题。
近年来,关于谁能替代锂电池成为下一代更平安电池,一直是行业立异和研发的偏向。而作为立异最紧张的偏向之一——固态电池,在这次事故后,必将越来越受行业看重。
固态电池的焦点上风之一,便是采纳固态电解质,这种物资不易燃且热稳固性更好,在高温情况中可以明显低落电池产生热失控的风险,从而进步整体平安性。同时,采纳非液态电解质的电池,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内部布局不易产生转变,从而低落了因机器毁伤导致的平安风险。
针对固态电池,今朝行业已经杀青两点共鸣:一,固态电池是锂电池的最终形态;第二,最短也要比及2027年之后,固态电池才会迎来财产的爆发期。
中原能源网&中原储能获悉,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或投入约60亿元,勉励有前提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称,得到当局根基研发支撑的企业共6家,分离为宁德期间、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两年夜技术路线。
今朝,海内固态电池研发也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本年7月29日,上汽团体新任总裁贾健旭泄漏,公司全固态电池已经开启了500天投产方案,进入投产倒计时。
其他电池厂商也给出了固态电池研发投产光阴表。
长安汽车表现,公司将从2025年开端慢慢量产利用,重量能量密度到达350~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1000Wh/L,并于2030年周全遍及利用;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表现,2027年将小批量临盆固态电池,示范项目范围约为1000辆,2030年预计将有4万辆车辆搭载全固态电池,2033年预计将有12万辆车搭载全固态电池;宁德期间称,到2027年可以小批量临盆全固态电池。
中原能源网&中原储能注意到,外洋汽车及锂电企业也极其注重固态电池的研发。
早在客岁,丰田就发布,最早到2027年,公司将向市场投放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同年岁尾,松下直接颁布了从10%充到80%只需3分钟的快充全固态电池;本年6月,美国固态电池厂商Factorial发布,将向其开发互助伙伴梅赛德斯-奔跑提供下一阶段的固态电池B样品;7月,三星SDI泄漏,其电动车用的固态电池产物已经交付汽车厂,而且已经进行了约6个月的测实验证,方案在2027年开端年夜范围临盆。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巨擘特斯拉也参加了这场战局。
本年7月中旬,特斯拉公开了一则固态电池专利信息,在固体电池中添加氟化镁和碳酸钙来低落电压衰减,从而低本钱进步电池寿命。
电池平安问题,关系到整个电动车财产增加的信念。在如许的配景下,动力电池行业的国内外玩家,又站在了固态电池的统一条新赛道上。